
月的第一天,受臺風“康妮”影響,申城的戶外風雨交加。
一大早,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(jié)官方便宣布,原定今天: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舉行的“洛倫茨與朋友們”音樂會,將延期至月2日:舉行。觀眾可憑原預約信息或門票,直接入場觀看演出。
這已經(jīng)不是藝術節(jié)第一次啟動雨天應急預案了。
十月以來,上海接連遭遇臺風和雨水天氣,這為正在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(jié)“藝術天空”戶外演出項目的落地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(zhàn)和考驗。
自原定月6日、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“非凡貝多芬”廣場音樂會至十月的最后一個周末,“藝術天空”近場演出受到天氣影響而啟動應急預案,其中場演出改期或轉(zhuǎn)場,其余演出仍選擇在雨中進行。
還記得今年的國慶長假期間,原定月6日、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“非凡貝多芬”廣場音樂會,因受臺風影響,改期至月8日舉行。將兩天的“馬拉松”曲目合并在一天完成,意味著藝術節(jié)將挑戰(zhàn)一天演完貝多芬全集的紀錄,這無疑是對指揮和樂手精力與體力的極限考驗,而這樣的安排在國內(nèi)外舞臺上都鮮少有案例。
為了滿足翹首以待的樂迷,藝術節(jié)和樂團對演出方案進行了反復討論,最終通過調(diào)整樂手配置,合理安排幕間休息時間,確保樂團以較好的狀態(tài)完成這場馬拉松式的音樂會。當晚散場時,不少樂迷沖到了觀眾席的前排,一邊叫好一邊向樂團豎起了大拇指。
“藝術天空”的演出場地遍布全城各個角落,演出舞臺和節(jié)目內(nèi)容不盡相同,一場大雨給出的卻是不同的考題。憑借十年繡花針的功夫,藝術節(jié)摸索出了一套精細化的預案,一地一策,靈活適用。
比如原定月日、日在臨港新城滴水湖悅動廣場的四場演出,全部轉(zhuǎn)場至滴水湖劇院,并提前一天向預約觀眾發(fā)送變更通知,免去了觀眾在雨天里的來回奔波。
臨港管委會商業(yè)和文體旅游處四級調(diào)研員張曉燕表示,他們提前一周就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在確認周末兩天的降水概率超過%之后,他們便于與藝術節(jié)開啟研判工作,并最終決定采取轉(zhuǎn)場室內(nèi)的方案。
“我們在兩天時間內(nèi),就完成了場地落實和設備轉(zhuǎn)場搭建的工作,提前避開了可能帶來的風雨影響?!彼嘎?,由于滴水湖劇院可容納人數(shù)較多,他們還臨時增加了預約名額,讓此前未能預約成功的觀眾如愿以償。
瑞虹天地、今潮8弄和蘇河灣萬象天地,都是今年“藝術天空”走進商圈的重點演出場地,過去兩周內(nèi)有8場演出受到了風雨天氣不同的影響。
藝術節(jié)針對每個場地的實際情況和演出團隊的檔期,或改至室內(nèi)或推遲演出時間,最終保證了所有演出高質(zhì)量上演,無一場活動因此取消。
位于黃浦的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,一直是“藝術天空”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中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會場。
自月日首場演出以來,包括哈薩克斯坦闊爾庫特民族歌舞團專場音樂會、貝爾格萊德青年學術合唱團音樂會在內(nèi)的五場演出,都遇到了降雨天氣的考驗。然而,觀眾的熱情難卻和藝術家們的主動堅持,讓現(xiàn)場上演了一幕幕浪漫而動人的“雨中曲”。
月日中午,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外就排起了等待入場的長龍。排在第一位的石阿姨上午點就從周浦出發(fā)趕來現(xiàn)場。
“早上起來看外面還在下雨,我擔心演出會被取消,就嘗試打了藝術節(jié)的電話,得知演出照常,我懸著的心一下就放下了,立馬開開心心就出門了。”石阿姨的話也引來了旁人的點頭應和,紛紛表示“下點雨沒關系,藝術節(jié)的這些演出都很難得,錯過就真的太可惜了!”
作為“藝術天空”的鐵桿粉絲,從事群文工作的應先生道出了很多觀眾的心里話,“現(xiàn)在的觀眾都特別識貨,這不只是免費的問題,主要是這樣的機會特別難得,錯過這次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時候了,下點雨是很難勸退大家的熱情的?!?/p>
他透露,他十幾年前就看過長號演奏家沈永偉的現(xiàn)場演出,如今他已是荷蘭BLOW!交響管樂團的總監(jiān),“這次在‘藝術天空’的現(xiàn)場再次看到他,很親切又特別感慨。”
觀眾的盛情絕不是一廂情愿?!跋掠炅?,但沒人介意天氣!”這在貝爾格萊德青年學術合唱團指揮德拉加娜·約萬諾維奇看來,這多少有點不可思議。
月日中午,臨近演出開始還有兩個小時,站在舞臺上的約萬諾維奇望著雨中空蕩蕩的座椅,小心翼翼地詢問身邊的工作人員:“這么大的雨,應該沒人會來吧?”工作人員當即回答說:“不,你會看到很多觀眾的?!?/p>
臨近開場,半信半疑的她回到側臺,此時場下已是坐滿了穿著雨披的觀眾,她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立刻跑回了后臺對團員們說:“你看他們沒人介意天氣,他們就是想聽音樂!”
王福慶是藝術節(jié)觀眾中的熟面孔,從最初的“天天演”到已走過十年的“藝術天空”,他的身份也從觀眾變成了志愿者。
今年,他參與了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的現(xiàn)場秩序維護工作,談起這些天的工作體會,他笑稱是“累并快樂著”,“今年天氣不幫忙,那我們志愿者就多做一點??吹接^眾們開開心心地來,然后心滿意足地離去,我們就很有成就感?!?/p>
自今年“藝術天空”開演以來,王福慶和志愿者每次都會提前三四個小時到達現(xiàn)場,協(xié)助保安在入口處發(fā)放雨披,傾倒座椅上的雨水,往往一場演出下來,大家都已忙到里外濕透。
通過這兩周雨天應急預案的實戰(zhàn),王福慶和志愿者們也總結出了一套更為細致的工作流程——如果演出開場時就已下雨,他們在觀眾入場時,就會安排志愿者幫觀眾穿上雨披?!耙晃回撠煷騻?,一位負責拆包裝,一位負責幫觀眾穿,這樣每位觀眾進到場地時,就已經(jīng)齊齊整整,整個過程中都不會淋到雨?!?/p>
此前,有觀眾不愿換雨披,在觀眾席里全程撐著傘,引發(fā)了后排觀眾的不滿甚至產(chǎn)生口角,而隨地丟棄的外包裝也破壞了草坪的整潔美觀。志愿者們一個細小的流程改進,就解決了此前困擾雨天演出已久的頑癥。
從坐在臺下的觀眾到親自上陣的志愿者,身份的轉(zhuǎn)變讓王福慶深刻感受到了辦節(jié)的不易,“每次看到有觀眾因為一些小事而抱怨或者不理解,我都會勸他們換位思考,多一些包容。我一直說‘藝術天空’是我們老百姓的,我們要一起呵護這樣的平臺,讓更多的藝術家愿意來,讓更多的市民想要來。”
正是這樣的雙向奔赴,讓“藝術天空”的每一場演出都成為“不見不散”的約會?!白鳛橐幻囆g工作者,我們也感到非常自豪?!敝袊虾H藝術節(jié)中心總裁李明說道?!吧虾>褪沁@樣一座愛樂之城,再大的雨,也澆滅不了市民群眾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。這也給了我們克服各種困難,堅持做好每一場演出服務的勇氣和底氣?!?/p>
THE SHOW MUST GO ON。